現代社會中紙張依舊有著電子信息載體無可替代的地位,各級黨政機關及涉密單位在工作中會產生各種不同密級的紙質文件,當這些含有涉密信息的紙質文件需要銷毀時,通常采用先粉碎然后交給具備資質的銷毀中心進行統一銷毀的方式進行處理,在現實工作中,依然存在著待銷毀文件數量增長迅速而大中城市銷毀中心的處理能力有限從而導致銷毀時效性降低,小城鎮及偏遠地區單位無法將待銷毀文件及時送往銷毀中心只能以自行焚燒的方法進行處理等客觀困難。
但是,未符合國家保密要求焚燒或粉碎的方法能夠確保信息完全銷毀不被泄露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中國軍網中就報道過,2018年大連市檔案館首次公開2006卷珍貴日軍焚毀后的“紙灰檔案”,對于這些被焚燒后的檔案,技術人員通過特殊的照相翻拍技術實現了信息復原,他們先采用特殊的裱糊技術,將“紙灰檔案”進行拼接、托裱;然后利用其紙面與字跡的筆痕在強光照射下形成的明暗反差,進行翻拍、復制;隨后,用低感光度色盲片進行翻拍,將照片高反差洗印;最后,用復印機放大復印成紙件,裝訂保存。如此操作,只需十幾道程序可完成復原工作,復印件的內容、筆跡與原件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