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明系統
機房照明及應急照明系統
? 主機房按《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要求,照度為400Lx;
? 電源室及其它輔助功能間照度不小于300Lx;
? 在機房各處安裝了疏散指示燈、安全出口標志燈,照度大于1Lx;
? 機房內、走廊、樓梯口裝有應急備用照明燈,照度不小于30Lx。
2、接地系統
?機房接地形式為機房專用直流邏輯地,設一組新的接地極,接地電阻小于1Ω;
?機房配電系統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護地采用建筑物本體綜合接地(其電阻小于4Ω)。
3、防雷系統
大樓沿低壓線路進戶的傳導直擊雷是不大可能的。中心機房內設備主要需要進行直接雷擊引起的電阻耦合方式(地電位反擊)的防護、以及附近高層建筑落雷時造成的電感性、電容性耦合干擾的防護。
3.1、等電位接地的處理
接地是避雷技術最重要的環節,而且小型機以上的計算機系統對接地要求也很高,其接地地阻通常要求小于1歐姆以下。但對于避雷技術來說,地阻小于4歐姆即可。應將避雷接地、電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接地統一為一個接地裝置,避免不同的地之間產生反擊。
3.2、電源部分防雷設計
根據雷電流大、防雷器存在殘壓及設備耐沖擊水平低的特性,應遵循多級保護,層層瀉能的原則,選擇安裝避雷器,進行電源線路的過壓保護。
3.3、信號系統的防雷設計
機房的數據通信線路有以太網雙絞線、DDN專線、光纖線路以及電話線備份線路,必須對進出機房的的所有通信線路進行防雷處理,才能保護機房的安全。
4、空調系統
機房室內環境參數
夏季:溫度23±2℃,相對濕度50%
冬季:溫度20±2℃,相對濕度50%
機房共采用模塊化精密空調,采取下送風、上回風的送風方式達到恒溫恒濕的目的。
空調系統
5、監控系統
在公共區域和出入口處、機房內機架間、核心機房、控制中心、動力機房,樓梯與走廊,樓梯等均裝有攝象機,進行7×24全方位監控錄像。
專業人員24×7×365小時機房隨時巡視。
6、布線系統
現代的建筑物,其樓內信息傳輸通道系統(布線系統)已不僅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語音傳輸,還應能夠支持多種計算機網絡協議及多種廠商設備的信息互連,可適應各種靈活的、容錯的組網方案;同時由于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出現,傳輸線路要能夠在若干年里適應發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套能夠全面支持各種系統應用如通信網絡中心、數據處理中心,本身又具有開放、兼容、可靠性高、實用性強、易于管理、具有先進性、面向未來的綜合布線系統,對于現代化建筑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