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動力環境監控系統
一、施工工藝流程
線纜敷設→各類傳感器、探頭、電量表等前端采集模塊安裝、接線→各類信號采集轉換模塊安裝→監控控制主機安裝→系統調試驗收培訓→竣工文檔整理。
二、導線、電纜規定及穿線技術要求
1、纜線布放前應核對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與設計規定相符。
2、電纜敷設時應根據設計圖上各段線路的長度來選配電纜。避免電纜接續,當必須中途接續時應采用接插件。
3、纜線在布放前兩端應貼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
4、電源線宜與信號線、控制線分開敷設。
5、纜線的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
6、電纜的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直徑的15倍。
7、電纜敷設完成后應用萬用表檢測電纜的屏蔽層與線芯是否絕緣, 線芯是否接地。
三、設備安裝技術說明
在施工前,應對圖紙、現場情況、材料設備的到貨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具備條件時才可施工,施工中應做好隱蔽工程的施工驗收,并做好記錄。
管線敷設時,建設單位應會同設計、施工單位對管線敷設質量進行隨工驗收,并填寫“隱蔽工程隨工驗收單”。施工時應配合相關專業。
(1)、系統組成
機房監控系統一般由前端探頭(溫濕度傳感器、漏水探頭、電量表)、信號采集轉換設備(智能設備通信轉換模塊、串口網橋、開關量采集模塊等)、控制主機、監控軟件平臺、報警系統等部分組成。
(2)、設備安裝
1、溫濕度傳感器安裝在機房發熱設備比較密集的房頂位置,安裝應牢固,接好溫濕度電源線及信號線,用萬用表查網線是否完好及通斷;
2、安裝漏水感應線探頭前要將地面打掃干凈,安裝漏水感應線要緊貼地面,在可能出現漏水的地方(如空調排水管等)密布感應線探頭,安裝漏水控制器及引出線,接漏水系統電源線及信號線,用萬用表查網線是否完好及通斷。
3、數字電表安裝牢固,美觀,接線標準無誤。使用?2.5m㎡的電線,以及電線的顏色,采用國標點線。分清互感器正負,倍率,確定互感器一端接地良好。不能帶電作業,不能沒有通過甲方的同意私自斷開電源。事情做完注意清掃,清除工作中留下的雜物。
4、信號采集轉換設備安裝注意電源24V不能接反正負,RS485線﹢﹣不能接反。輸入端COM1接入時232設備時使用RXD、TXD和 GND , 3線制。干節點要接2根線,一根是DI0或DI15,另一根接GND,GND為16個DI信號共用。串口9針頭要焊牢固,C802串口RXD要與UPS設備的串口TXD相連,串口一端發另一端收,不能錯。現場如果通信不上,可以把2、3腳反過來試一下。
(3)、施工中注意的問題
1、設備安裝的位置要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和征得甲方代表同意,做好接線盒的預埋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做好測量工作;
2、為了保證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在施工過程中,盡量避免線纜的續接造成的信號衰減。
3、巡更信息點的安裝要牢固。
4、注意電氣安全和人身安全。
5、所監控的智能設備要求先安裝到位并開機才能調試。